记者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,2月24日,山西省住建厅发布关于2024年度建筑市场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执法检查情况的通报。
据了解,为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,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,加大违法违规问题处置力度,推动建筑用工实名制、工程款支付担保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,2024年5月至10月,山西省住建厅会同山西省人社厅在全省开展了建筑市场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联合执法检查工作。本次共成立4个检查工作组,赴山西省11个地市及省综改区随机抽取了102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实地核查,累计发现移送建筑市场违法违规问题线索874条,实施行政处罚483.5万元。
在本次检查工作中,建设单位主要问题是工程款支付担保办理不规范,涉及问题线索50条,占建设单位问题总数约29%;施工单位主要问题是建筑用工实名制制度落实不到位,涉及问题线索159条,占施工单位问题总数约31%;监理单位主要问题是现场监理人员履职情况差,涉及问题线索54条,占监理单位问题总数约31%。
此次通报还列举了多个典型案例,包括未批先建、违法发包、转包、采取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、违法分包、排斥潜在投标人、未依法办理工程支付担保以及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履职等问题。
针对此次检查出的问题,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各市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:
严格落实建筑市场监管责任。各市要切实担当本地建筑市场监管职责,用好建筑市场信息化监管手段,对管辖建筑工程项目及相关参建主体进行深度“体检”,及时制止纠正建筑市场相关违法违规行为,形成整治违法发包、违法分包和挂靠转包等违法问题的高压态势,有力维护本地建筑市场秩序稳定,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。
加强部门协同提升监管效果。各市要进一步加快住建领域监管、执法和行政审批信息交互共享,健全完善行业管理协同机制,细化工作流程,厘清职责边界,加大违法违规案件处置力度,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率;要积极会同人社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工作,充实监管力量,形成工作合力,确保监管取得实效。
强化行业监管执法结果应用。各市要认真梳理总结本地建筑市场监管成果,对认定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责任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对象,提高监督检查频次;对符合我省《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》规定的违法失信行为,及时记录相关责任主体不良信用信息,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实施信用联合惩戒措施,提高违法失信成本。